#6月发文冲刺#大家可能都很奇怪,什叶派和逊尼派都是穆斯林,信仰的都是伊斯兰教,都读古兰经,为什么经过上千年了却还是如此的互相搏命地残杀呢?
要理解这个问题,就必须提到伊斯兰教的传播者——安拉的使者默罕默德。他留下谁是继认人的问题。
穆宇默德先知在麦加出生,也就是沙特阿拉伯靠近红海一侧的城市。他从小就是一个孤儿,父母很早就去世了,外祖母把他带大。后来祖父把他送到了旁边的贝都因游牧部落去寄养。所以他的童年应当说是相当坎坷,经历了很多的苦难。后来他的祖父去世了,他的伯父领养了他,他的伯父是个商人,所以穆罕默德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伯父走南闯北做生意,经常到叙利亚一带(包括耶路撒冷)跑生意。穆罕默德为人诚实谦虚,办理公道,乐善好施,赢得族人的赞誉和信任,被誉为"艾敏"(即忠实可靠者)。有一次,穆罕默德的伯父让他去帮助麦加城里的女富豪赫蒂彻打理意。这个女富豪是个寡妇,在这个过程中,她跟穆罕默德的关系越来越亲近。经过观察,她发现穆罕默德精明能干,而且很诚实,长得也一表人才,所以就暗暗地爱上了穆罕默德。有一天,赫蒂彻问他,你愿不愿意娶我为妻。穆罕默德一想,自己的生活一直颠沛流离,家里也是一贫如洗,跟这个女富豪结婚之后,对他来说地位是有所提升的。所以虽然赫蒂彻已经年近40岁了,而穆罕默德才25岁,年龄差距比较大,但是穆罕默德还是毅然决然地冲破了很多阻力,跟赫蒂彻结婚了。这样一来,他在麦加的地位以及声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从那以后,穆罕默德才真正获得了在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地位。
但是穆罕默德不是个贪图享受的人,虽然日子过得不错,但是他经常跑到郊外的一个山洞里去苦思冥想。在他40岁那年,有一天他照常到山洞里思考时,山洞里面突然出现了一片白,之后出现了一个天使。这个天使对他说,你是安拉的使者,你一定要大声说出来,要把安拉的旨意说出去。穆罕默德一听,说我不识字,所以不知道安拉说的是什么。这个天使就把穆罕默德紧紧地抱住。有关这段历史有很多版本,但是包括《古兰经》在内,都是认同这个版本的。穆罕默德被天使抱得很紧,喘不上气来,后来天使把他放开,穆罕默德怀疑自己是不是走火人魔了,吓坏了。然后赶紧跌跌撞撞跑回了家,蒙头大睡,虽然盖了好几床被子,还是觉得心里"怦怦"直跳。他的妻子赫蒂彻就问他是不是病了,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?穆罕默德就把在山洞里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赫蒂彻。他妻子一听也吓了一大跳,认为是不是碰到了什么走火入魔的事,或者碰到什么妖怪了,就跑到她的堂兄家去问。这个堂兄是一位精通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牧师,他听了之后说,穆罕默德是真的碰到了天使了,他说穆罕默德就是《圣经》里预言的即将出现的尊贵的使者。赫蒂彻回到家后就成了穆罕默德的第一个信徒。一开始,穆罕默德还将信将疑,担心要是把这件事说出去,大家会怎么看我啊?但是后来反复出现神迹后,穆罕默德就下定了决心、要把这件事情说出来。所以他就开始在麦加城里传教了。
这时候,城里的很多显贵就非常不高兴,因为麦加这个城市比较独特,他们虽然是阿拉伯人,本应该是住帐篷,骑着大骆驼到处去乱逛,但其实不是,麦加是个商业城市,位于红海的旁边,当时拜占庭王朝和波斯人常年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北部打仗,双方的战争持续不断,所以中国传统的丝绸之路在这个地方就被阻断了,只好改走海路,也就是经过印度洋再到亚丁湾,然后到也门卸货﹣﹣就是现在闹得最凶的也门,它是个贸易中转站,历史上曾经非常繁华。大量的货物在也门卸货之后,由于当时红海海盗非常猖獗,所以转而走陆地,大量的骆驼队就沿着沙特西部的狭窄陆地向北一直运到叙利亚,然后经船运卖到欧洲。这是当时国际上的一条主要商道。麦加正好在这条商道的关键要冲上,所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集散地。在麦加的阿拉伯人,叫古莱氏部落,他们不是游牧民族,而是在城市定居的商人。当时的麦加还有一个特点。由于阿拉伯很多传统的多神教都把祭祀的中心放在了麦加,所以好几百个偶像都在麦加城内,逢年过节大家都来祭拜,这就带来了大量的朝圣人群,旅游收入很丰厚。既有贸易利润,又有旅游收入,所以这个城市非常富裕。但是这些显贵一看穆罕默德在这儿传教,而且传的是一神教,万物之中只有一个真主安拉,其他都不是神灵,这就会导致多神教的人不到这儿来朝拜了,那不就会损失旅游收入吗?所以这些人对穆罕默德非常不满,想除掉他。
阿拉住那族有个传统叫血亲复仇。就是这个部族中如果有人受到了伤害或被人乐害。整个部族的人都会发动起来把凶手给干掉。所以说。如果在阿拉那族中有人保护你,那就没人敢欺负你,如果没人保护。那就很危险了。当年穆罕默德的伯父相当于他的监护人,给他提供保护。他们的家族叫哈希姆家族,也是古莱氏部族的一支,所以其他家族要想动修平数想。还是有顾虑的,因为如果动了穆罕默德,整个哈希姆家族就会全族来损复,这个战争就打大了。所以他们不能不容忍。随着移罕默德传教的范围越来越广,有很多贵族和老百姓也相信了。而且南来北往的很多商人一到麦加,穆罕默德就传教,这些人也就陆陆续续把他的思想传遍了阿拉伯半岛。这时候,麦加的显费就对他越来越不满。正在这个时候,他的伯父去世了,哈希姆家族就拒绝再给他提供保护。麦加的显贵们随时都可以动手干掉穆罕默德,穆罕默德经常发现有人跟踪他,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安全。
正在穆罕默德的处境非常凶险的时候,麦加以北的一个城市的商人就邀请穆罕默德说,你不是在麦加很危险吗,我们这个地方很多部族之间有纠纷,大家非常希望你来仲裁,而且来给我们传伊斯兰教。因为这些商人有的时候也到麦加来听穆罕默德的传教,就接受了伊斯兰教。穆罕默德决定分批分期向北方转移。但是,由于麦加的贵族对他盯得非常紧,他很难脱身。这个时候,他伯父的儿子阿里帮了他,阿里是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男性信众,他穿上了穆罕默德的衣服假扮穆罕默德,晚上睡到了穆罕默德的床上,这样就躲过了监视人的眼睛,穆罕默德就连夜出逃了。这一年是公元622年,也是伊斯兰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,穆罕默德开始向北转移,史上称之为"徙志",也就是战略转进。跟随他从麦加出来的人叫迁士,在另外一个城市接待他们的人叫辅士,辅佐他未来成就大业。公元622年也被伊斯兰历定为伊斯兰元年,战略地位非常高。
穆罕默德将他所迁徙到的城市改名为麦地那,也就是先知的城市。由于取得了双重身份,穆罕默德的发展空间立刻扩大了很多,在麦地那变成了宗教领袖、同时还是市长。所有部落出了问题,都找他来仲裁。在麦地那、穆罕默德开始探索怎样把宗教用于治理社会,伊斯兰教才真正变成了政教合一,这种统治模式的原型就是在麦地那发展和壮大起来的。安拉在《古兰经》中启示穆罕默德先知摩西及其经典《旧约》和先知耶酥及其经典《圣经》源于安拉。因此对犹太人和基督徒都比较亲近。在麦地那,他找到犹太人三个部族的首领商量:我对你们犹太教的先知是认可的,作为安拉的先知希望你们也认同我。但犹太人对这件事持有不同意见。这就导致了穆罕默德非常愤怒。最后由于各种原因,他把那三个犹太部落赶走了。后来,穆罕默德还做了一个重大调整,本来伊斯兰教进行礼拜的时候,方向是对着耶路撒冷的,因为那是三大宗教的圣城。但是在麦地那期间,穆罕默德把伊斯兰教原先朝耶路撒冷礼拜的方向,改成了朝向麦加。如果去伊斯国家旅游的话,可以注意一下那儿的公共建筑,比如宾馆、餐厅等,你会发现房顶上一般都画了一个箭头,那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麦加,因为他们每天要做五次礼拜,外面的宣礼塔一广播,大家就要停下手上工作,穆斯林都去清真寺礼拜,若有困难,就会就近找一块干净的地方,铺上地毯,朝麦加的方向去做礼拜,这是在麦地那形成的一个惯例。跟随穆罕默德逃亡到麦地那的迁士为了报复麦加贵族对他们的迫害,他们决定去打劫麦加往叙利亚方向去的商队。先知说这个主意很好,不仅可以抢夺战利品,而且可以削弱麦加的势力。但是麦加这帮人也很厉害,商队都配有很多保镖,搞武装押运。沿途不少阿拉伯的部族实际上都是倾向于麦加的,因为麦加人给钱,所以都帮着护送商队。穆罕默德先知带着麦地那的迁士们去抢麦加商队,其实是冒着很大风险的,他们是以少打多。但是,先知带着他的人马屡次成功地抢到了战利品,应该说,穆罕默德不仅是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,同时还是位出色的军事领袖。那么,抢来的战利品怎么分呢?穆罕默德通常把五分之四分给的迁士,五分之一分给孤儿寡母,因为他本身就是孤儿出身,所以伊斯兰教对于孤儿寡母的照顾是有特殊规定的。在他打劫的这段时间里,麦加的商队和商业活动就被迫中断了、生意做不了了,而麦地那的势力越来越大,周围商道附近的阿拉伯部族就越来越多地投靠了穆罕默德。
到了公元630年,也就是徙志后的第8年,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终于成就了大业,带领上万人杀回了麦加。麦加的贵族一看穆罕默德的大军压境,打肯定是打不过了,所以全城投降,所有人都皈依了伊斯兰教。
圣城麦加被重新夺回。穆罕默德回到麦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克尔白神庙,把多神崇拜的几百个偶像全部捣毁,天房就是一个大石头房子,里面只放了一件东酉,就是一块陨石,非常朴素。伊斯兰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,清真寺里行基本上没有人头像,也没有动物的画像、雕刻、雕塑等,大家甚至不道穆罕默德长什么样,因为不允许这么画。但是基督教就不一样了,然它也是反偶像的,但是教堂里面宗教壁画、雕塑、主耶稣在十字架这些雕刻到处都是,伊斯兰教跟它是很不一样的。(待续)。